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艺术又是对生活的感悟和提炼,两者之间既有共性也存在着特异性。天博·体育(中国)在线app官方入口为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上引发同学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学院于2023年5月17日下午4点在阶二教室举办艺术与人生水杉班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艺术与生活”为主题,希望同学们珍惜当下的生活,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留心体会生活中的艺术。艺术学院各年级同学积极响应并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田晓冬教授进行讲解。田晓冬教授首先用一组组老照片,向学生们阐述了艺术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通过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人生历程,告诉学生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朝着正确的人生路奔赴。
紧接着,田晓冬教授以PPT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陶艺作品。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中,学生们感悟到了艺术中美的部分,每一个陶器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与生命力。田晓冬教授借陶器作品告诉同学们要学会申请属于自己的艺术专利,并且要常常思考,常常创造。用艺术的语言描绘出心中所想,在创造的天地中站稳脚跟,构建属于自己的金字塔。
随后,田晓冬教授又向学生系统地阐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是我们研究理论的基础与前提,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源泉,无论艺术的形式如何变化,它的目的都在于为生活服务,推动生活的向前发展,改造并创造出新的生活。生活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着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田晓冬教授强调艺术与自身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艺术家首先是生活中的人,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富含着生活的经历,烙印着生活的气息。因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审美的积累,提高自我的眼界,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树立良好的人生目标。提升审美水平的过程是长期的,建议同学们追求真实,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事情,在实践中锻炼并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艺术审美中最重要的是关注艺术作品的民族性,美往往是民族的,而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最后,田晓冬教授不仅向艺术院的学生们展示了陶器作品的实物,并对实物依次进行讲解,让同学们领略到陶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独特文化符号所具有的重要文化内涵,还非常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进一步明确了艺术审美的价值。
田晓冬教授结合亲身经历的分享,令艺术院的学生们受益匪浅,此次培训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我院学生对审美教育的理解,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实现全面发展。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我院进一步开展后续美育讲座活动有着积极影响。
(撰稿:谢梓月 刘嘉欣 韩少蓓 摄影:李俊杰 毛劢)